内在的复发因素玉林漏斗胸治疗术后是否会影响正常生活?
一些有遗传倾向的结缔组织病是漏斗胸复发的主要内因,如马凡氏综合征、神经光纤瘤等;另外脊柱侧弯也是漏斗胸复发的一个高危因素;而且青春前期和青春期患儿身高增长过快也是导致漏斗胸复发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这是因为在身高增长的同时,畸形的肋骨生长速度也会加快,并且比正常的骨质生长速度快,从而导致漏斗胸复发。
外在的复发因素
漏斗胸对怀孕的影响
漏斗胸患者主要的病变是凹陷的胸壁对心脏和肺产生的压迫,这种压迫几乎是漏斗胸对人体仅有的危害。只要这种危害不存在,患者就不会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那么漏斗胸也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疾病”了。
漏斗胸的原因仍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是由肋软骨区域的不均匀生长引起的。肋软骨发育过快,胸骨缓慢向下挤压形成漏斗。如果向上挤压,它会变成鸡胸肉。一些学者还认为横膈膜附着在胸骨下端和剑突上,横膈膜的中央腱在太短时将胸骨和剑突向后拉。畸型有家族性倾向性,国外报导约15-40%漏斗胸患者的家庭主要成员中的一个或更多的人身患胸骨畸型,如弟兄、姊妹、爸爸、妈妈等。
1、肋骨成型术:这种方法是针对单侧较深而不涉及胸骨的漏斗胸,可以行肋骨成型术。方法是从中线向患侧作一曲线切口,在肋软骨骨膜和肋骨骨膜下解剖畸形的肋软骨和肋骨,做多个横行切口纠正畸形后,将肋软骨向上拉向胸骨,用埋线将肋软骨缝在胸骨前面,然后缝合骨,用埋线将肋软骨缝在胸骨前面,然后缝合皮肤,这种手术简单,适合于较轻的漏斗胸。
2、胸骨抬高术:这种方法是将畸形的全长肋软骨(第3~6肋软骨),自肋软骨骨膜下切除使胸骨自第2肋骨以下完全游离,在胸骨的上端相当于第2肋骨水平的胸骨后板作磺行截骨,在截骨处钳入肋软骨片,并缝合固定,这样就使胸骨抬起了。然后再将第2肋软骨由内前向外后斜行切断,将肋软骨的内侧端重叠在肋软骨的外侧端上缝合固定,即三点固定法,最后将肋间肌和腹直肌分别缝合在胸骨上,并缝合皮肤。这种方法术后可能出现反常呼吸,有人用金属针或金属板加强固定,可以避免术后反常呼吸及术后胸骨再度塌陷。此法的缺点是需要再次手术取除固定金属材料,因此不太受欢迎。
3、胸骨肋骨抬高术: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肋软骨肋骨骨质都比较柔韧的较年轻的患者。正中切开皮肤后,显露凹陷的胸骨及肋软骨,在肋软骨骨膜下将肋骨游离出来,在接近胸骨处切断第3至7肋软骨,并将各肋间肌向侧方切开,使肋骨及肋软骨前端具有充分的游离性,将肋软骨腹面作多处横行楔状切除,使肋软骨向上抬起,恢复到正常的走行位置,剪除过长的肋软骨,用涤纶线将相应的肋软骨断端缝合,使胸廓的前后径加大接近正常形态,两侧肋软骨向上牵拉的合力将凹陷的胸骨向上抬起,故称胸骨肋骨抬高术。
由于胸骨长期压迫心、肺、食管的原因,部分漏斗胸患儿发育迟缓,体质瘦弱,易发生呼吸道传染,进餐后有食物返流的现象。因此术前一定要评估患儿的营养状况,讲解术前营养支持的重要性,指导患儿进食高蛋白、高热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肉、蛋、奶,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必要时可以采取静脉输液的方式,补充能量和维生素。
不开胸的新术式漏斗胸治疗
方法是在孩子的前胸壁切开两个2厘米的小口,以钢板按患者胸廓塑身后垫于患者胸骨后翻转,钢板两端支撑于患者的两侧肋骨上,来矫治孩子的漏斗胸畸形。不开胸的新术式,损伤小,出血少,术中钢板可以按患者胸廓畸形程度的不同进行塑身,更适应个体差异,使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患者痛苦小,第二天即可离床活动,且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是现代进行漏斗胸治疗的好方法。(编辑3001)